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秦王点兵》中国古典舞作品赏析

已有 868 次阅读2012-9-24 15:11 |个人分类:舞蹈教学| 古典舞, 中国, 陈维亚, 秦王点兵, 男子四人舞

   舞蹈编导:陈维亚


 舞蹈音乐:选自卞留念根据民族打击乐《绛州大鼓》编创的同名曲目


 舞蹈服装:韩春启


 舞蹈首演:1995年美国纽约


 首演团体:北京舞蹈学院


 首演演员:李弛、金明、白涛、周雷


 荣获奖项:荣获北京市舞蹈比赛一等奖;文化部新作品比赛优秀创作奖。


 这一古典舞男子四人舞的舞蹈创意,来自编导家陈维亚参观世界十大奇迹之一中国西安兵马俑之后的强烈冲动,在久积于心之后的勃发之中,形成了《秦王点兵》的舞台结构。编导以四人舞的形式,立意揭示以一当十、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精兵强将韬略。有魂有魄的艺术是靠有章有法的编舞创造完成的。四人舞从体裁的选择上便自然而然地强化“精兵强将”的意味。
    

 舞蹈采用了中国古典舞的语汇和创作手法,借古朴的“秦俑”形象,以民间乐曲《绛州大鼓》铿锵有力的节奏、独特的舞蹈动作造型,表现了中华武士驰骋疆场、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秦王点兵》的创作出发点显然是从“俑”人手,在形象创造方面始终紧扣“俑”之质感。采用五指并拢,肘部屈折,带着石像固有的棱角顿挫感的视觉形象贯穿始终,从而将中国古代武士的特有形象鲜明而准确地带入观众的视野,不仅拉开了“俑”的艺术造型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同时亦营造出艺术作品的历史深厚感。但编导处处不忘的是让“俑”活起来。他们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作者精心地对中国人的人体文化的动态加以锤炼,集刚毅、果敢、强悍、沉稳于一身,刚中见柔、柔中有刚,揭示着中国古代武士的刚劲气质和中华男儿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秦王点兵的历史意义在于为完成统一中国之千秋大业,点出精兵强将。


      因此,能否在舞蹈中点出“精兵强将”,关键在于“兵”和“将”有否真“功夫”。陈维亚认为,技术的高潮往往能够营造情感的高潮和舞蹈的高潮。因此,他精心地寻求和锻造舞台形象的高难度技术技巧:“横线转体横飞燕”;“空中摆腿跳”;“圆圈大蹦子接斜体空转”;“挺身前空翻”;“原地蹲跳旁腿转”以及集体搬“朝天蹬”、“拧旋子”,还有一些个人特技等等。通过这些精湛的古典舞技巧,使人体的表现功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与境界。从节奏方面而言,从慢到快、从张到弛;就空间感而言,从静到动、从聚到散;就幅度力度上的把握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且,舞之不足便呼唤之,舞者用胸腔发出浑厚的呐喊,从无声变有声。但陈维亚并没有在此止步,他的视觉的穿透点是在升华秦俑的“魂”。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而该作点出的正是中国武士精神的昂扬和民族情感的激越,最终体现的是包裹在“俑”的坚硬岩石之中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铸就的民族英雄的魂魄!因而舞蹈表现的“俑”、“人”、“魂”、“神”便得以充分的实现。又由于陈维亚对民族历史的思考是通过对其精神的肯定和价值颂扬所达成的,因此,这种肯定和颂扬更让《秦王点兵》点出一种生命“气”和英雄“势”,从而深刻暗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势磅礴、恢弘壮阔、势不可挡!
    

 该作品荣获北京市舞蹈比赛一等奖;文化部新作品比赛优秀创作奖;第五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少年“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将其改编为中国古典舞男子独舞,由黄豆豆表演,将作品的技术技巧发挥到极致,获优秀创作奖以及中国男子青年组表演一等奖。赛后受洛桑世界芭蕾舞大赛主席之邀,赴洛桑国际舞蹈大赛进行示范演出,引起巨大的轰动。


超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舞网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