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 《萋萋长亭》(转)

热度 1已有 1222 次阅读2012-7-29 11:54 |个人分类:舞蹈资讯| 古典双人舞, 萋萋长亭, 荷花奖, 山翀

  《萋萋长亭》

编导:梁群、刘琦

作曲:华彦钧

演员: 山翀 、汪例

团体:广东省歌舞居一院


    荣获中国首届“荷花奖”作品银奖的古典双人舞《萋萋长亭》优美、婉约、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长亭送别的离愁别绪。一向在艺术追求上严谨有加的女演员山种和男演员汪例一道以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表现力精诚合作出演了这部缠绵沪啡恻,扣人心弦的爱情双人舞。山种、汪例还因此分别荣获“荷花奖”表演金奖和表演铜奖。


    “萋妻长亭”,不由让人想起“长亭送晚”的词句来,但因不是故人相送,而是夫妻别离不免惆怅之意更盛。舞蹈《萋萋长亭》没有“因”的铺陈,也不见“果”的继续,而是以“长亭”为场所,画地为牢向观众细述“自占伤心多别离”的那一送别场面。编导不假借任何舞台布景、道具、语言,而是通过动作的属性—急缓、轻重、刚柔、直曲和动作的舞台线路来表现人物关系、场面状况和思想情绪,充分开拓舞蹈语汇自身的示意传情之功能。从舞台布局的角度上看,编一导采用了2点至g点的斜向线路,所有的动作套路于这一区间内往复,突出了“长亭”的绵长。而舞台的光区也较窄长,_且‘色调低暗,既似夕阳西下,又若黎明即起,“光气氛”的渲染使离别的氛围更加浓重。演员于斜线区域上的动作流动,加之低暗的光调更让人不禁时时想起那“似有还无”的姜    古典舞《萋萋长亭》的语汇特征既保存有古典之神韵又不乏现代技法的运用。“圆”作为中国古典舞的主体轮廓形态在《萋萋长亭》中随处可见。例如一个典型的动作小节,女子单腿斜探出经前划至旁后,形成一个桌”平面的圆轨迹,同时男子经“云手”拉至“双山膀”暗合了“圆”轨迹,男演员的右臂和女演员的右腿平行并进,两者间道似无形却有形,仿佛男子的右臂有无数的气浪推划着女子的右腿,而男演员的左臂又同女演员的后腿形成一条更为修一长的延长曲线。


在作品中诸多动作、造型都有上述的这一特征:双人舞的个体在做“圆”的同时,往往整体(双人)也是在规划着一个由两人组成的更大的圆轨迹:就如同八卦图里的阴阳两极,本身有着各自的曲线运动,又不误合二为一厂、中国一占典舞讲究身韵身法,两位袭承古典舞的演员在《萋萋长亭》中极好地将身韵“活学活用”到动作的招势中去。各种提、沉、冲、靠、含、腆等身法的运用形成动作势态上的舒扬、闪凝、蓄发、继续的特点,成为刻画人物心理和情绪的点睛之笔。古典舞之神韵即是“望形而得神”,神形兼备势必离不开身韵技法的运用。如结尾的一个动作:_男演员托举女演员,女子上体弯含于男子上方,下体垂直向下,上身经过一个由直至胸腰的过程,带动整个躯干从高处下落后再次含首两两相抱。这个动作将离别的不舍与无奈勾画得淋漓尽致。



    古典舞《萋萋长亭》采用了一首尾呼应的编排方法,开场时是女前男后、间隔而出,结尾时是男前女后,首尾于斜线布局上的和谐一致使得作品结构趋于完整。先后男女位置次序的不同,分别表现“送”和“别”的两层寓意。在结尾“别”的当口,女演员以突发转体前倾的定势结束,心之所向仍是“难别”长亭那边的“他”……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超赞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舞网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