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牛背摇篮》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热度 2已有 1611 次阅读2012-8-6 09:52 |个人分类:舞蹈教学| 牛背摇篮, 民间舞, 中国, 民族民间舞, 苏自红

    舞蹈编导:苏自红、色尕


 舞蹈音乐:王勇、孟卫东


 舞台美术:赵承彤


 舞蹈服装:苏自红、色尕


 舞蹈首演:1997年北京


 首演演员:隋俊波、崔涛、万马尖措


 荣获奖项:1997年荣获第七届孔雀杯少数民族汇演表演二等奖、创作三等奖、作曲优秀奖;
    
 
 1998年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作品银奖;
 
 
 1999年建国50周年作品荣誉奖;同年人选50周年辉煌500部佳作《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作品精选》,被中国选派参加在朝鲜举办的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中荣获艺术金奖。


 这个藏族三人舞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一幅浓郁的雪域藏区风土人情的画卷,并且从生活出发抓住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主题,通过藏族小姑娘和牦牛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刻画,集中体现出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精神风貌和生命状态,充分开掘藏民族群体文化心理的深刻内蕴。
    

 《牛背摇篮》以揭示藏人牧区生活中人与牛的关系为创作动机,并以此为基点塑造典型形象。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它不仅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民俗和宗教上它也是藏族人民最喜爱和崇拜的动物,常常被藏族人民当作神灵来供奉和敬仰。牧区生活四季迁徙流动性较大,对藏族人民来讲牦牛既是家畜又是伙伴,藏人的生活就是在牛背上的生活。编导正是以独特的舞蹈审美视角抓住了这种藏人与牦牛的情感关系,从观察外部形态人手,到开掘内部心理特征,用身体动态去呈现这种生命的运动形式。正像克里夫·贝尔指出,艺术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正是因为它与人类自身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淀起来的深层心理结构相通。作品从把握牦牛的运动力感出发,将藏族人民雄健粗犷的民族气质和牦牛的坚韧沉稳的动态融合在一起,并且作品的舞蹈身体动态并未停留在表层意义的风格化动作及牦牛形态的模仿,而是充分运用拟人手法,将牦牛的动作人性化,并设计了一系列情景动作:小姑娘的在牛背上的远眺、戏耍、牦牛似大哥哥一样照顾呵护小妹妹……作品用生动凝练的语汇表达出藏区民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依存关系,创造出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民族身体动态形式。
    

 编导创作时有意识地选择了几个最有形象性和代表性的造型:男演员的强壮的手臂如犀利的牛角,前屈的上身为牛背。一身红色藏袍的小姑娘,在牛背上仰视、盘坐、侧卧,并伴着摇的动律,将观众视觉联想带入到浓厚的高原风土人情之中,无形之中拉近了与观众的欣赏距离。
    

 《牛背摇篮》在舞蹈语言的组合中,充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舞蹈中两头牛的动作语言的动与静的交替,及两头牛与小姑娘动作语言的对比:厚重朴实与机智灵巧,使人性化的牦牛和小姑娘动作语汇交相呼应,将藏民族人与牛心灵相通的生存状态展示得和谐有致。舞蹈运用藏族民间舞蹈“锅庄”和“弦子”为舞蹈语汇,无论在悠闲舒缓的慢板撩腿中还是在节奏急促的翻身腾跃中,都充分体现着藏族人民的生命意识和状态,让观众领略到藏民族作为高原游牧民族那种豪迈雄健和敦厚古朴的民族精神风貌、气质及性格之美。
   


 《牛背摇篮》在节奏的处理上充分把握住了藏民族的生活生产的节奏和动律,运用快慢、强弱的对比,呈现出藏民族的精神气韵,营造出身临高原风土之中的意象。此外,作品在空间的处理上显得独树一帜,恰到好处。如开场后的几组造型在空间上的处理,使得小姑娘在“牛”背上的几个动作和牛的空间构图关系十分协调,一种自然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并且,在主旋律出现后,舞蹈情绪进入高潮时,男女演员运用服装袖子来延伸肢体,大大扩展了观众的视觉欣赏空间,对渲染作品的气氛起到重要的作用。
    

 该作品荣获1997年第七届“孔雀杯”少数民族汇演表演二等奖、创作三等奖、作曲优秀奖;1998年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作品银奖;1999年建国50周年作品荣誉奖;同年入选50周年辉煌500部佳作《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作品精选》,被中国选派参加在朝鲜举办的“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中荣获艺术金奖,得到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赞誉。
1

超赞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舞网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