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转】浅析山东鼓子秧歌的风格特点

已有 760 次阅读2012-9-3 15:19 |个人分类:舞蹈教学| 山东秧歌, 鼓子秧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更是源远流长,风采各异,构成了中华民族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鼓子秧歌是华夏民族乐舞文化史上公认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商河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1996年,鼓子秧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而商河县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舞蹈艺术之乡”。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秧歌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热闹非常。    “鼓子秧歌”最早被称之为“打鼓子”或者是“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当地俗称“跑十五”、“闹玩意儿”,集歌舞、杂耍于一身,被冠于“鼓子秧歌”之名,不过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的事。从古至今,每当鼓声冬冬,常可见上至九旬老翁,下至稚齿孩童,一家三代同场演出。正因为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才使得商河鼓子秧歌美名远扬;也正是因为商河人民较好的继承发扬了鼓子秧歌的艺术传统,才使其今天走进大雅之堂,名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鼓子秧歌究竟始于何时,当地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它“孕育于春秋,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被列为山东三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之首和汉民族北方四大民间舞蹈(山东秧歌,东北大秧歌,陕北秧歌,河北地秧歌)之一。

一.鼓子秧歌的基本情况概述(一)鼓子秧歌的起源众说纷纭。   
对于鼓子秧歌的起源,民间也有很多传说:抗洪斗争说。在黄河腰穿县境的岁月里,百姓屡受黄水危害,灾后散仓抢种,辛勤劳作喜有收成,便聚在一起舞之蹈之,抒发灾后丰收的喜悦心情。武舞说。鼓子秧歌很有可能起源于宫廷武舞或军队武舞,有可能是鼓舞战斗情绪,是战争的预演和再现。如周代礼乐制度“六舞”中的《大武》,唐朝军中的〈秦王破阵乐〉,秦王李世民亲制破阵舞图的〈七德舞〉,宋朝时期的〈讶鼓舞〉等,与鼓子秧歌相比较,在阵形、舞技、功利诸方面,鼓子秧歌很有可能就是这个时期的民间武舞。祭祀说。祭祀在商河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以内都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由于“渔读耕樵诸戏”(现在称鼓子秧歌),常年参加“祭祀”、“礼俗”活动,也就给鼓子秧歌生存和流传的条件,因而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二)鼓子秧歌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的总体风格特征。   


 鼓子秧歌总体风格特点,是在山东传统文化的浸润,鲁北自然环境的陶冶下形成的。当地群众强壮的体魄、刚毅的性格,与所使用的道具融汇成磅礴的气势,形成其武、矫健的形象和特有的风格韵律,充分显示出山东好汉的英雄气概,表现出山东人民敢于造反、勇于革命的精神。山东自古多豪杰名士,先师孔子及孟子,鲁班、管仲等先贤,唐代黄巢,宋代水泊梁山,明代唐赛儿,清代宋景诗与义和团运动,为中华民族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鼓子秧歌正体现了这种民族精神。    鲁被地区自古以来土地贫乏,战乱频繁,艰苦的生活条件使当地人民经受了考验与锤炼,养成了吃苦耐劳、耿直、不畏强暴的性格,炼就了强壮的体魄与耐力。三四斤重的鼓子套在手腕上,托、抡、撩、劈;跑、转、跳、蹲地不停舞动,尽现了豪情、刚劲火爆、威猛潇洒的男性阳刚之气。


二.鼓子秧歌的道具
(一)道具的由来。    鼓子秧歌始发地位于黄河岸边,苍茫浩翰,沃野千里。黄河按善决、善淤的性格使它在历史上不断地摧残着两岸人们的生活。对着黄河水的泛滥,老百姓积极抗洪救灾,使生命的种子再次播种在养育着他们的土地上。而灾后的辛勤劳动,来年的丰收,怎能不让他们用自己的特有方式来庆贺丰收喜悦、表达情感呢?    淳朴贫穷的人们随情而动,随意而发,因陋就简,于是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锨獗镐锄,手帕雨伞等身边的生活工具和用具就成为他们娱乐方式的替代物,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周而复始,循环劳作的生活,逐渐形成了人民特有的生活、生存和情感表达方式,而民间艺人们的推波助澜,使原始形态的秧歌在逐渐的发生变化,舞蹈动作在不断的总结归纳、提炼升华,道具则为了审美上愉悦而逐渐由瓢盆换成鼓子,雨伞换成平顶伞。
(二)道具决定角色的分工。    鼓子秧歌大气、豪放、粗犷,拥有刚健的舞姿和宏大的场面。最大特点就是道具丰富,而执道具的人分为伞、鼓、棒、花四个角色,执不同道具的人有不同的装束。“伞奔放,鼓粗壮,棒敏捷,花流畅”。描述的就是鼓子秧歌的表演特点。

    1伞。伞有头伞和花伞之分,头伞是指挥变化各种场
面队形的领头人,一般说来,几名头伞中位于右恻的那一名为领伞,由他示意其他头伞相互配合指挥全场的变化。头伞的服饰打扮如京剧“打渔杀家”中的萧恩,左手执伞扣在左肩上,右手持扇形牛后腿骨,俗成“拨子”,拨子系铃发出响声作为场面变化前领伞与头伞的联系信号。花伞,因伞的装饰较华丽,又是带领“花”(女角)走不同队形路线的的人而得名。  

  2鼓。亦称鼓子。由男性青壮年扮演,表演者左手持直径约33厘米,厚约6厘米的圆鼓,右手持鼓棒,表演中可自由反转,击打左右两面。演员的扮相如戏曲中勇士的形象,扎英雄巾,英俊、潇洒。

3棒。亦称棒锤。演员持双棒击打、绕耍、挥舞。棒长约40厘米,直径约2厘米。这类角色由青少年扮演,其衣着打扮如戏曲中的武生,也有化装为武松形象的。  

  4花。花是秧歌队的女性角色。两手持折扇、绸巾表演。此角色戴妇女头饰,服饰多来自本人的女亲属,或穿戴上未婚、新婚妻子的贵重、鲜艳的衣物。过去,有的披挂花袄多件,彩裙近十条或更多,以显示家境的富有。现在的演员多为年轻姑娘,服饰更为讲究,常专门购置花簇新装,互相攀比,尚有显示自己美丽与富有的遗风,而在表演方面却比过去大为逊色。

    鼓子秧歌演出中,角色都是双数,并有一定比例。一般是:伞8人、鼓16人、棒16人、花16人,其他8人,共64人。倘若伞的人数改变,其他也必须按比例增减,以便于演出中的场面变化。一般大场子,执四种道具的人物同时出场,气势浩大,情绪热烈。也有的将“鼓”抽出来单独表演的。因为“鼓”是本秧歌的主要道具,“鼓”的动作最多,最有特色,除去伞、棒、花的陪衬完全可以单独表演。


三.鼓子秧歌的基本体态和动律

(一)刚健有力、沉稳的鼓子秧歌体态。   

一个完整的的舞蹈组合不仅要做到舞蹈动作流利顺畅,而且要把开始前和结束的舞姿做到最好。鼓子秧歌的基本体态包括挎鼓位和端鼓位。    挎鼓要求站大八字位,双手于斜下手位,其中左手执鼓状,两只手手心相对;端鼓脚位与挎鼓相同,不同的是左手体前端掌,做端鼓状,右手大提襟位。站力时要全身有力,不能有松懈的感觉,并且脚要站住,不能前后、左右乱晃,做到稳,要体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

(二)发力的“抻”,用力的“韧”。    抻是鼓子秧歌的一个动力特征,在动力上,鼓子秧歌的捻、拧、抻、韧,还有鼓子秧歌整个舞蹈的流动,不管是抡、撩、劈、拉、甩、掏、抖都充满着抻的一个节奏。这个节奏基本上是发力、延伸、收势,而我们指的主要过程就是发力到收势之间的延伸。比如我们在做抻鼓子组合时,抻鼓子“劈”的一下,也就是双手于左腹前击鼓时,注意节奏的力点,重拍要击在节奏点上,这也就是内聚力瞬间的释放点,它中间有一个发力,形成一个内聚力在瞬间的爆发。 

   韧是鼓子秧歌总体的一个动势的要求,就是说鼓子秧歌在运作中要体现出它整个的韧性的一种品格。比如我们在做大起步平拧组合时,大起步要有气势,注意发力的瞬间,力的横向释放以及前行的咄咄逼人的架势。夹肘平拧动作时,要强调肘关节内侧主动的“劲儿”。快板时要注意,尤其是狗熊哆嗦毛,也就是十字颤步的时候,应该是由膝盖发力,波及上身的一个引动,一个颤动,不能做成上身主动带动,下身一轻一飘,特别是膝盖一直,它的狗熊哆嗦毛的颤的劲头就没有了。


四.鼓子秧歌的常用动作及把握   

鼓子秧歌和其他舞蹈艺术一样,都是以人体的艺术动作作为手段,只是鼓子秧歌表现的尤为强烈和典型,从而构成了鼓子秧歌真正完美的舞蹈意义。鼓子秧歌的舞蹈动作全部是以抽象性动作构成,可以说它是一个由人体动作艺术组成的抽象世界。动作形态圆满丰富,既有高挺低踏的敦厚之力,又有横圆动律之东方圆美之韵;动作的幅度极大,最大限度地占领人体四面八方的各个空间,充分发挥出大的可塑性动作,具有很高的技艺性和人体表现力。下面我就说说鼓子秧歌中几个常用的动作及其如何把握:

1.劈鼓子。    劈鼓子就是大八字位挎鼓站立,双手手心向下以肘带臂旁起至斜上手位,双手向下于腹前击鼓(即劈鼓子)。做劈鼓子时双手合击要有力,即腹前击鼓的一瞬间,有一个发力,形成一个内聚力在瞬间的爆发。

2.下晃拧。    下晃拧是指左肩部在左侧划的一个圆,并且划的是一个下圆,下晃拧时,应以腰左后为主动力,带动身体向下晃拧。劈鼓发力下来时,左后肩应该有一个向下的拉动感。另外膝盖的沉是顺着劈鼓的劲,压到膝盖上以后的一个自然颤动,而不要有意颤动,不要做成单一一个动作,压颤起是拔地而起的感觉,它整个是一个整体的运动,要有稳在里面。

3.靠鼓转身。 

这个动作是在下晃的基础上,向左上方牵拉而形成的一个舞姿(同时头上击鼓)。而在前方牵拉的同时,中心的滞留形成了力的一个对抗,这个力的动作一定要有对抗的感觉,就是重心要留,重心不要靠出去。第二,击鼓以后形成一个背鼓的基本舞姿,但是不停,这个舞姿不停。在击鼓同时,形成一个靠鼓的基本感觉,然后加上转身。靠鼓的转身在这一个瞬间,也就是从背到靠的过程当中,运用的是杠杆的原理来支撑,主力脚应该有一个小的半脚掌。总的来说,背靠鼓转身在运动过程中,所有的下晃运动,要有整体的身体搬动感,也就是一块儿的感觉。
4.上晃拧。    第一要做到发力时弓部发力,同时腰以下也就是胯部不能跟着一块儿发力,而是一个反作用力,形成两个对抗的一个拧劲儿。拉起来时是手掌拉起,一直拉到托鼓位再翻身、转身,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第二做勒鼓时,勒鼓是一个瞬间完成,勒鼓到托鼓位后,后腰上要有一个瞬间的紧缩感。
5.内踅拧。    内踅拧的动作完成,始终要感觉到左后腰的迸发力。肩也一定要经过左后方向往前方向踅过来,不要用前腰。在拧的过程中,始终是腰在带动肋、肩运动,而不是肋、肩或者臂带动腰的运动。在蹭蹉行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节奏的处理,节奏的分布不是平均的,应该带一点点符点的感觉。
6.磨韵。    这个动作在运动过程当中不是下腰,而是下腿,是“板腰”的感觉。它是在杠杆原理基础上的一个横向运动,在横向运动时,首先是腿的左右的支撑,同时波及了一个腰的平拧,但不是以腰平拧为主。磨韵要有一气呵成的流畅感,还要强化其节奏“点”的敦厚之力。
7.跑鼓子。    它的动作是在半蹲状,将身体留向右平拧的方位。在运动中,上步的脚有探出的感觉,后脚在推地的时候,应该有一个节奏的哏节,把重心一下推上去。推地以后不能停在舞姿上,而是一个慢的过程动作,整个过程当中要平稳,不能上下跳动。跑鼓子选用的是快板,要注意贯穿稳、沉、抻、韧总体的一个要求。
8.平、提拧推伞。    推伞发力于腰,作用于掌根,无论的平推(身体的前后运动),还是提推,都应该贯穿这两点。单臂的提拧推伞回收时一定要有“抹舔”的感觉。
9.抢、抡伞。    在伞的运动中,左手从外往回抱为抢,从内往外走为抡。抡伞转身有两种:一种为夹膝抡伞转身;一种为吸腿抡伞转身。两种转都是以右脚为中心,在旋转过程当中,不要立半脚掌,而是在全脚偏脚掌中心的碾拧的感觉。    鼓子秧歌动作之间的结构技巧十分成熟,静动分明,连接顺畅而严谨,所以整个舞蹈动作连接在一起后不断运动,产生出一种协调美妙的律动,使舞蹈总处于一种不得停歇、流动不止的激流中。


五.鼓子秧歌的音乐伴奏   
 有人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里强调了音乐对舞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鼓子秧歌常用的伴奏音乐是由打击乐器演奏的鼓点,鼓子秧歌的伴奏乐器包括:大鼓、大锣、大镲、小镲,解放后由于民族音乐的发展,鼓子秧歌也常用一些民歌小调,但其中必须要有鼓点的配合,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鼓点,那么常用的有:鼓点一:(慢速):龙冬冬 一冬冬匡来台龙冬冬 一冬冬匡O鼓点二:(中速或快速):龙冬 一冬匡来台龙冬 一冬匡O鼓点三:(快速):龙冬匡龙冬匡冬匡冬匡龙冬匡鼓点四:(结束点):匡匡匡匡龙冬一冬匡O    其中鼓点一是最常用的,差不多每个组合中都有它的存在,如抻鼓子、飞鼓子组合,下晃拧,上晃拧等。鼓点二、三只有在少数快板动作中使用,如跺颤步中,狗熊哆嗦毛中。   


 鼓子秧歌的真正特点很难用语言描述,现在每年都有舞蹈学院的研究生来商河采风,他们被鼓子秧歌的气势所震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课堂上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舞蹈,与老师教的完全不一样,实在是太壮观了。 


   被称为是“汉族民间男性舞蹈的代表”的鼓子秧歌进入中国舞蹈教学的殿堂当然是一桩值得骄傲的事,原生态民间舞蹈作为齐鲁舞蹈文化的根基固然需要有正确的观念来保护和发展,但这决非意味着要裹足不前。舞蹈的传承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在民间自然发生的舞蹈活动,而不是靠对它的“发展”来求取文化建设上的功名。在本土舞蹈资源的挖掘整理时,要注重对民间舞原生态的保护,使其在发展的同时不至于丧失其内涵与本质。泱泱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所留下的遗产实在是丰厚多样的,民间舞蹈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理应受到这样的保护。 

超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舞网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