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喜悦》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已有 833 次阅读2012-9-24 15:09 |个人分类:舞蹈教学| 民族, 民间舞, 中国, 贾作光, 喜悦

  舞蹈编导:贾作光


 舞蹈音乐:刘兴汉


 舞蹈首演:1978年呼和浩特


 首演团体:内蒙古艺术学校


 首演演员:敖德木勒

 《喜悦》是1976年文革结束后创作的。文革期间,贾作光被剥夺了表演和创作的权利,这对一个充满激情的舞蹈家来说,无疑是被夺去了生命。经历了身心双重的创痛,压抑的冬天过去,蓬勃的春天到来,舞蹈家用最能表达激动心情的舞蹈作品来迎接艺术和生命的复生。
    

 欢快的音乐中,一位蒙古族少女以圆场步快速走出,飘飘裙裾似清风掠过舞台。她不断地绕着舞台疾走,踏着嫩绿的青草,舒展着双臂,洋溢着内心的激情,迎接春天的到来。渐渐地,她停下来,深情地诉说。随着重心大幅度的后靠,慢慢地前倾,手臂从两侧远远地向前并拢,她在欣赏满目青翠的草原,接着,快速上步,右手按住左胸,轻轻地晃动头部,使人感到她心中的喜悦无限。她高高地吸腿,缓缓落地,力量踩人地面,那是她依恋的土地。激动之时,她挥洒双臂,拧转腰肢;深情之时,她款款俯身,脉脉扬臂远望……终于,少女以清脆的硬肩、绵延的柔臂、细碎的抖肩把牧民终于盼到春天的喜悦之感宣流而出。心之所想,身之所现,频闪的肩部抖动,如她快乐的心跳,跪姿上的身体横摆,如她陶醉的呼吸。最后少女慢慢站起,做了一个干脆的提压腕,好像飞向草原广阔的远方……
    

 《喜悦》是一个ABA三段体结构的作品,采用了快板与慢板两种速度的音乐,细腻地表现出一位蒙古族少女对春天到来的心理感受,通篇充满了少女纯美情感的气息和草原的青草味道。作品充分发挥出蒙古族女子舞蹈上肢动作的特点,结合躯干部位的交错平扭及画圆,既使各个方向的舞姿、动态相互联系,拓展了运动的空间,又从整体上使角色的情感得以立体充分的表达。


 第一段快板几乎全部是圆场步走圆路线,语言非常简炼,但少女喜悦的心情随着她飘飘的裙裾散发开来,遍布草原。大圆套小圆的路线,体现出圆形在蒙古族文化中所象征的吉祥幸福的含义,也使人感受到草原的开阔旷远。其中身体的起伏变化,好似走过一片上坡又来到了浅洼,被草淹没了又被浮起来,想象无限。慢板一段的风格体现为蒙古族女子的稳重、含蓄、端庄。这一段包含了丰富的动作元素,以立腰、拔背、敞胸、重心略靠后的基本体态开始,步法上的趟拖,身体的拧倾,肩在松弛自如状态中的多种变化,双臂的撩、晃、弧线拉动等蒙古族典型动态一一出现,这些变化的动作使情感的叙述转向内心的倾诉,细致入微,使之在开篇点题的基础上深人了一层。演员面向5点(舞台正后方),左脚画弧落右脚前,身体同时被动地倾倒,反向再重复一次,这个身体的被动倾倒与之后的双臂体前慢慢渐远地送出,都使得少女对牧场、对牛羊的热爱之情中加入了一种眷恋的情愫,使她的喜悦来源于一种更为深厚的内心感受,丰富了情感的表现层次。慢板动作的组织还利用速度的缓急、力度的刚柔、幅度的大小构成了一个语句和语句间的节奏化张弛。如,演员缓缓抬起左腿,将至90度时,快落于右脚前,略一顿,紧接快速右转身270度,双臂缓缓送出加抖肩,这一组动作就是通过缓——顿——急——缓形成动作之间的自然节律。演员面对3点(舞台的右边),双臂下垂双手轻柔地抹一个小平圆,快上两步成大弓步,双臂在水平位充满力度地洒出一个大圆,同时加入身体的左拧后倾,再接轻轻的单腿后抬,这即是一个利用力度与幅度的变化所构成的语句。这样的句子,本身含有张弛对比,语句之间再通畅地安排、衔接,因此慢板一段才能把角色内心的感受丝丝入扣地外化出来,使之从第一段的欢乐之情转换到眷恋之情。第三段充分以双臂来表现少女的喜悦之情。无论是富有韧性的硬肩,还是灵活自如的抖肩,干脆利索的硬腕,还是绵绵不绝的柔臂,都是动作从上臂、肘、小臂、手、腕、指尖的延展伴随着情感的延伸。在节奏的处理上,在身体的运用上,通过加快动作频率和细小部位的变化,来达到华彩的效果,外化内心激情。大量抖肩与柔臂,既是炽热情感的表示,也是技术性的考验。板腰的出现,成为打破中空为主的低空动作,背部紧贴地面的左右摆动,增加了技术难度,手腕的抖动使指尖闪烁着光彩,角色的喜悦之情满溢于心。收尾一句音乐慢速深情,演员在下场路线中的一回头转身,依依之情与中间一段相呼应,也再次表达了喜悦中浓浓的诉说不尽的深情。

    

 好的剧目离不开好的编导和演员,该作品通过两个最有生命力的符号——春天和少女,把从黑暗到光明、从寒冷到温暖的喜悦表达出来。贾作光老师在排练中启发演员时描绘了一幅如画的美景,圆场走完时,像到了一个开满鲜花的地方,各色的花朵围绕在脚下,小羊咩咩叫着,咬着你的裙子,花香飘散在身边,而手腕的抖动要像草尖上似落非落、轻盈灵动的蜻蜓。这样的描绘,怎能不把演员带入醉人的意境。敖德木勒是一个细致有内涵的演员,她经历过文革,对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认真刻苦,她内向却有激情的性格恰是《喜悦》所必须的,她精湛的肩、臂、腕技术保证了作品华彩动作的迷人效果。如,她背对观众,双臂在体后下垂,做同向的柔臂,那绵绵不断的曲线,细致到每一个部位和每一个关节。
    

 该作诞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之际,1978年,为准备剧目,内蒙古艺校特邀贾作光编导,由沈文奎协助排练,敖德木勒表演,1979年,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庆,乌兰牧骑二队借敖德木勒进京演出,把这个剧目带到了北京和天津。在第一届桃李杯比赛中,丁洁以该作品参赛,荣获成年女子组表演三等奖。第二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罗莉以该作品参赛获民间舞少年组“十佳”奖励。因作品对训练演员的表现力和把握蒙古族民间舞的风格非常有价值,成为全国各地艺校舞蹈专业的教学剧目。

超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舞网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